发布时间:2025-04-07
美国政府计划自 4 月起对进口汽车加征 25% 关税,5 月起将这一举措延伸至汽车零部件。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指出,这一政策极大地冲击了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。部分具备全球业务布局的供应商,或因国内无替代产品而将成本转嫁给美国客户,或直接将生产转移至美国;而那些规模较小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供应商处境则更为艰难,大型汽车制造商为应对关税调整生产与价值链,使其深受波及。对此,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紧急呼吁欧盟委员会开展巧妙谈判,全力避免关税落地,其发言人克里斯蒂安・维特迈尔强调,欧盟委员会需在此事上积极作为,尽可能消除关税隐患。事实上,即便没有美国关税这一外部冲击,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也深陷结构性危机泥潭。2024 年,行业产量同比下滑 4.9%,销售额下降 4.7%。该协会将行业低迷归因于汽车、机械工程和建筑等主要客户行业的疲软。尽管 2024 年出口份额攀升至 41.7%,但该协会明确表示,这并非行业竞争力提升的表现,反而是国内市场恶化的信号。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仅 71.7%,需求亟待刺激,否则岗位流失将进一步加剧。数据显示,2024 年该行业裁员约 2.4%,近 2 万名员工失去工作。尽管企业信心较 12 月的低谷稍有回暖,但整体仍十分低迷,仅有 12% 的企业认为自身经营状况良好。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通过对 173 家为大众、宝马、奔驰、福特、特斯拉等车企供货的供应商展开调查,推出供应商指数。调查从付款方式、研发合作、合同公平性等五个维度评估供应商与车企关系。结果显示,付款可靠性得分 66.5(满分 100),而合同公平性得分仅 47.5,凸显供应商在合作中常未被平等对待。此外,高昂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严重削弱德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竞争力,虽然行业急需通过自动化提升生产率,但供应商因种种顾虑仍在拖延投资决策。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呼吁必须打破这一僵局,大幅削减电费,助力提升行业竞争力,为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寻得转机。